純棉抗菌面料生產方法與流程
純棉抗菌面料生產方法
背景技術:
抗菌面料是指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它可以高效完全去除織物上的細菌、真菌和霉菌,保持織物清潔,并能防止細菌再生和繁殖。
目前市場上主流的處理方式有兩種:
一種是內置的銀離子抗菌面料,采用紡絲級抗菌技術把抗菌劑直接做到化學纖維里面;
另一種是后處理技術即通過面料后續定型工藝加進去。這種兩種方式工藝復雜成本高,
且隨著面料洗滌次數的增加,抗菌劑會快速損失,從而使抗菌效果也快速下降。
技術實現要素:
為克服上述缺陷,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成本低、工藝簡單的純棉抗菌面料生產方法。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純棉抗菌面料生產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對面料進行預處理;
用納米銀溶液將預處理后的面料進行浴洗;對浴洗后的面料烘干;
用涂蠟機在面料上涂布網狀蠟層,所述的蠟層面積占布料該面面積的50%-90%。
將涂蠟后的面料保溫50-80度3-10分鐘;其中,所述的涂蠟機由位于面料上表面的表面溫度為8-20度的壓力輥和位于面料下表
面的表面溫度為60-70度的涂蠟輥組成,在所述的涂蠟輥下方設有熔蠟槽,涂蠟輥的1/4-1/6位于熔蠟槽的蠟液內;
所述蠟液的溫度為60-75度,涂蠟輥表面具有網狀分布的凸起,相鄰兩凸起之間形成有導蠟槽。
為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純棉抗菌面料生產方法,所述的方法包括下述步驟:對面料進行預處理;
將面料放置在加熱輥上加熱至50-70度;用涂料輥將加熱后的布料上涂布網狀蠟質涂料,
所述的蠟質涂料的面積占面料該面面積的50%-90%。將涂料后的面料保溫50-80度3-10分鐘;
其中,所述的涂料輥由位于面料上表面上的表面溫度為10-20度的壓力輥和位于面料下表面的溫度為60-70度的涂蠟輥組成,
在所述的涂蠟輥下方設有涂料槽,涂料輥的1/4-1/6位于涂料槽的涂料內;所述料液溫度為60-75度;
涂蠟輥表面具有網狀分布的凸起,相鄰兩凸起之間形成有導料槽;
所述的涂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羥乙基纖維素鈉HEC20份拒水劑EX6份蠟20-50份增稠劑5份納米銀10-50份水10-50份。
采用上述方法生產的面料,具有明顯的抗菌、消炎、防臭、防霉、止癢、收斂作用,
可以完全殺滅接觸織物的金黃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淋球菌(國內流行株)、淋球菌(國際標準耐藥株)、鏈球菌、肺炎球菌、
腦膜炎球菌、大腸桿菌、痢疾桿菌、傷寒桿菌、肺炎桿菌、綠膿桿菌、枯草桿菌、蠟狀芽胞桿菌、白色念珠菌、絮狀表皮癬菌、
石膏樣毛癬菌、紅色毛癬菌、青霉菌、黑曲霉菌等有害菌,洗滌100次后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等抑菌率仍達99.9%以上。
同時,由于在面料底層涂有網狀的蠟點,并利用面料上蠟點與蠟點間的間隙形成一定密度的導濕通道,
憑借織物內外層親疏水性差異,實現在純棉織物上獲得單向導濕性強、透氣性好、舒適程序高等效果。
附圖說明圖1為本發明單向導濕純棉面料實施例1的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單向導濕純棉面料生產工藝示意圖。
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面料的剖視示意圖。具體實施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本發明的抗菌面料,可以采用純棉面料,該面料至少包括一底部面料1以及織在所述底部面料上的表面料;
其中,在所述底部面料中固定有納米銀。上述的納米銀是通過網狀分布的蠟2固定在底部面料中。
納米銀,可以導致細菌DAN分子結構變形,使病菌失活。通過在面料中固定納米銀,使生產出來的面料有很好的抗菌性能,
這樣的面料經過100次水洗后,仍然對織物色差手感無影響。
1、具有高效耐久的抗菌性,較低濃度即具有優秀的抗菌效果;
2、廣譜抗菌,對大腸桿菌,白色念珠菌,金黃色葡萄球菌等650種菌均具優異的抗菌作用;
3、超耐水性固定于纖維內部且受到纖維的保護,使之具有耐久的抗菌效果和優良的水洗牢度及干洗牢度;
4、優良的防臭效果,能減少由微生物繁殖引起的惡臭,清新持久;
5、產品安全,無毒,對皮膚無刺激;
6、良好的相容性,易于操作,可與同離子的柔軟劑加工同浴,對白度,色光,手感,強力和吸濕透氣無不良影響;
上述的蠟點占布料面積的50%-90%。
如圖1、圖2所示,本發明單向導濕純棉面料中,在所述的純棉面料一側纖維上呈網狀布設有蠟,
所述的蠟點占布料面積的50%-90%。
圖1、圖2中,白色部分為涂在面料上的蠟點。在所述的蠟點內均摻有5-20%重量份的納米銀。
上述面料是按下述方法生產的。
實施例1對面料進行去油等預處理;用納米銀溶液將預處理后的面料進行浴洗,以使納米銀滲入在布料的纖維中;
對浴洗后的面料進行烘干;將烘干后的面料放置在加熱輥上加熱至70度;用涂蠟機將加熱后的布料上涂布網狀蠟層,
所述的蠟層面積占布料面積的80%。
將涂蠟后的面料保溫70度5分鐘;
其中,所述的涂蠟機由位于面料上表面的表面溫度為15度的壓力輥和位于面料下表面的表面溫度為70度的涂蠟輥組成,
控制壓力輥和涂蠟輥之間的溫度差有利于控制涂料在涂布過程中浸入面料的厚度,以較好的平衡單面導濕性能與透氣性能。
在所述的涂蠟輥下方設有熔蠟槽,涂蠟輥的1/4位于熔蠟槽的蠟液內;
涂蠟輥表面具有網狀分布的凸起,相鄰兩凸起之間形成有導蠟槽。
這樣,浴洗過程中浸入面料中納米銀就被固定在纖維內而不易在洗滌過程中脫落。
同時,由于在面料底層涂有網狀的蠟點,并利用面料上蠟點與蠟點間的間隙形成一定密度的導濕通道,
憑借織物內外層親疏水性差異,實現在純棉織物上獲得單向導濕性強、透氣性好、舒適程序高等效果。
本方案可以快速低成本的生產一次性或短期使用的抗菌、單面導面料,可以廣泛應用于各種抗洪救災、
地震救災等大型戶外活動中。實施例2,對面料進行除污、去油等預處理;用納米銀溶液將預處理后的面料進行浴洗,
以使納米銀滲入在布料的纖維中;對浴洗后的面料進行烘干;
將烘干后的面料放置在加熱輥上加熱至70度;
用涂蠟機將加熱后的布料上涂布網狀蠟液,所述的蠟液的面積占布料面積的50%-90%;
在所述的蠟液內均摻有15%重量份的納米銀。將涂蠟后的面料保溫80度3分鐘;
其中,所述的涂蠟機由表面溫度為20度的壓力輥和表面溫度為60度的涂蠟輥組成,
控制壓力輥和涂蠟輥之間的溫度差有利于控制涂料在涂布過程中浸入面料的厚度,以較好的平衡單面導濕性能與透氣性能。
在所述的涂蠟輥下方設有熔蠟槽,涂蠟輥的1/4位于熔蠟槽的蠟液內;
涂蠟輥表面具有網狀分布的凸起,相鄰兩凸起之間形成有導蠟槽。
本方案通過在蠟液內摻有一定量的納米銀,可以使固定在面料上納米銀的量更大,以增強面料的抗菌效果。
同時,也能在純棉織物上獲得單向導濕性強、透氣性好、舒適程序高等效果。
實施例3對面料進行除污去油等預處理;對面料做親水處理;
用涂料輥將加熱后的布料上涂布網狀蠟質涂料,所述的蠟質涂料的面積占面料該面面積的50%-90%。
將涂料后的面料保溫70度10分鐘,保溫時間的長短以涂料全部或80%以上浸入面料纖維中為最好。
其中,所述的涂料輥由位于面料上表面上的表面溫度為10度的壓力輥和位于面料下表面的溫度為70度的涂蠟輥組成,
控制壓力輥和涂蠟輥之間的溫度差有利于控制涂料在涂布過程中浸入面料的厚度,以較好的平衡單面導濕性能與透氣性能。
在所述的涂蠟輥下方設有涂料槽,涂料輥的1/4位于涂料槽的涂料內;所述料液溫度為75度;
涂蠟輥表面具有網狀分布的凸起,相鄰兩凸起之間形成有導料槽;所述的涂料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組成:
羥乙基纖維素鈉HEC20份拒水劑EX6份蠟40份增稠劑5份納米銀25份水25份。
本方案中增加了粘合劑、拒水劑等,使得生產出的面料適應范圍更加廣泛,
可以應用于短期、中長期等場合。綜上可知,本發明旨在提供一種成本低、工藝簡單的抗菌面料,
同時該面料具有單向導濕性強、透氣性好、舒適程序高等優勢,其經濟效益較為顯著。
-
上一篇:什么是納米銀抗菌面料?納米銀抗菌面料的特點
- 下一篇:沒有了